English

吉林市委运用唯物辩证法指导经济工作

1998-09-13 来源:光明日报 记者 肖玉华 我有话说

本报吉林9月12日电新组建的吉林市委领导班子,结合本地实际认真学习党的十五大精神和邓小平理论,运用唯物辩证法指导经济工作。他们正确地分析形势,承认落后,奋起直追;正确处理加大固定资产投资与维持“吃饭”的关系,抓住发展经济、振兴吉林这个主要矛盾不放松。

吉林市位于松花江岸边,是吉林省第二大城市。80年代初期,这里曾有过辉煌。该市的主要经济指标与省会长春市相差无几,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省1/3。那时,他们生产的电视机、录音机、洗衣机、电冰箱、手表等产品在全国也小有名气。可是,仅十几年时间,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,该市一些名牌产品纷纷落马,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长春市。吉林市为什么发展滞后,病根儿在哪里?市委领导班子成员结合学习邓小平理论反复思考这个问题。几个月来,他们一方面深入基层,了解情况,寻找答案,一方面在全市机关、单位开展“解放思想,谋划未来,加快发展,振兴吉林”的群众性讨论活动。这么一搞,上上下下的看法逐渐统一,认为思想解放是生产力解放的钥匙和前提。这些年,本市经济所以落后,成为“经济欠发达城市”,主要问题出在观念上,是盲目乐观,自我感觉良好,固步自封的思想在作祟。要振兴吉林,必须转变观念,启动思想解放这个总开关。市委书记田学仁对记者说:随着改革的深入,各种深层次矛盾开始显现,解决这些矛盾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经济,这是主要矛盾。伴随一场新的思想解放热潮,从今年初开始,该市制定了促进经济发展的70条政策、措施,推动了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。今年1—6月,全市累计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27.04亿元,同比增长13.7%,经济效益开始出现好转势头。

这个市的市委领导班子成员在领导经济工作中,注意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矛盾、研究问题、指导工作。今年,市里通过国家政策支持和加大融资力度等措施,不断扩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,计划安排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3个,投资21.5亿元。对此,产生不同看法。有人认为,现在,不少企业不景气,工人下岗,开不出工资,为何还铺摊子搞基本建设?市委、市政府领导成员反复研究认为,要从发展和全局认识这个问题,适当增加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,有利于启动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市场;有利于带动建材、建筑等行业;按照一般规律基建投资的40%可以直接进入消费领域,可以增加新的就业岗位,同时有利于改造城市面貌,塑造新的城市形象。从而,对这个上上下下议论比较多的加大固定资产投资与维持“吃饭”的关系有了正确的认识。

到任仅7个多月的市委书记田学仁、市长王照环,用大量时间深入工厂、农村、学校调查研究,取得第一手材料。情况清,才能方向明,办法多。市委根据本地国有企业多,第三产业和非公有制经济薄弱的实际情况,提出要正确看待非公有制经济,实现由“对立论”、“补充论”到“共同发展论”的转变。到今年6月末,全市个体工商户已发展到23.6万户,私营企业达5760户,排在全省各市(州)前列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